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
据意大利媒体《晚邮报》12月6日的报道,意方已通知中国退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决定,相关照会已于三天前通过外交渠道递交给了中国政府。意大利同时寻求维系中意已有合作,拓广两国在全面战略伙伴框架下的合作内容。两国在2004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。意总理府拒绝就退出一事进行评论。

意媒《晚邮报》报道事件时援引意外长塔亚尼的话称,意大利是G7成员,加入“一带一路”意方未获得巨大经济利益,却面临诸多政治后果。由此可见,美国为首的G7对意方进行了施压。

大家注意此次事件消息是在将相关照会发给中方3天后才公布的,而12月6日,也就是将消息公之于众的当天,七国集团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召开了会议,美国总统拜登也亲自出席了该会议。

意大利选择三天后才公布此消息,很可能有两方面的用意,其一就是意大利是想用实际行动来表明,在中美博弈的大棋盘中,意大利是站在美国一边的。其二就是意大利深知单方面通知中国其要退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中方一定会对此有反应,因此借着七国集团召开会议的机会宣布此事,以好让美国为其背书。

随后G7也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,其中包括意总理梅洛尼。G7表示他们的政策方针,没有伤害中方的意思,不会阻碍中方经济发展,他们希望与华接触、打造稳定关系。有评论观点认为,这是G7首脑在向中方“示好”,毕竟经贸层面G7国家普遍对华存在依赖。可笑的是G7声明还给中方提了个无理要求:对俄施压,进而让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。声明发表当天,G7中的英国还以“挺俄”为由制裁了3家中企。

我们再来看看欧盟的态度如何?这两天欧盟高层正访华,而就在会晤开始之前,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欧盟主席冯德莱恩,继续在媒体面前大放狠话。扬言“不会接受对华贸易长期不平衡”,并叫嚣“欧盟有能力保护其市场”。

有法新社记者在6号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询问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,以及是否担心未来会与欧盟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。发言人汪文斌对此给出了非常直接,甚至是直白的回应: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,并以不久前召开的进博会、链博会为例,表明中国不仅会继续开放,而且会推动高水平开放。中欧贸易现状是在宏观经济环境、国际贸易条件、双方产业结构共同影响下的结果。在华欧企有30%的出口是返销到欧洲,这意味着顺差属于中国,但是利润的大部分属于欧方。发言人还提醒欧盟,买卖是双方的事情,若欧方一边要在对华出口高技术产品上严加限制,另一边又希望扩大对华出口,这恐怕不太合常理。

可以看出中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清楚,中国愿意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,不代表中国会无底线的开放市场,尤其是当中国正在遭受极具针对性的歧视待遇时,中国必须要在讨论开放之前,维护好自己的发展权力以及经济利益。因此才有了本轮中欧领导人会晤,目的就是让双方最高层面对面地直抒己见,探索出一条彼此都能接受的共处之道。

而这次在意大利宣布“退群”后,不到24小时,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就当面对华做出承诺。据悉,目前米歇尔、冯德莱恩以及欧盟外长博雷利一行已经抵达北京,本次中欧领导人峰会也已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。

在会上,中方就强调,今年恰逢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,中欧关系当前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。因此,需要双方总结历史的经验,把握国际大势,排除各种干扰,共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米歇尔也当着中方的面承诺,欧盟将会团结一致,致力于和中国建立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。由此可见,这次欧盟高层来华,就是为了缓和中欧之间的关系。当前欧盟在对华政策上还是相当矛盾的,可以肯定的是欧盟是无法做到“对华脱钩”,也无法承受这一后果。

从意大利退出原因上看,主要有外部施压和自身短视。意大利不仅是首个正式确认要加入“一带一路”的欧盟创始成员国,还是唯一一个加入“一带一路”的G7国家。早在4年前意大利和中国签署协议之初,意大利时任总理朱塞佩·孔特就受到来自美国和欧盟的批评。孔特是对华务实派,他主张意大利应在美欧之外保持自主性。所以,只要是符合意大利国家利益的倡议,孔特都愿意加入,到了现任意总理梅洛尼这儿情况不同了。

梅洛尼是典型的对华强硬派,她还没当上意总理时,就喊着让欧盟全力对付中方。显然,她并未将中方当作合作伙伴,而是从意识形态出发将中方视为“竞争对手”。正是基于此种对华错误认知,她领导的意大利才会一直嚷嚷着“退群”。这几年来,意大利也不断受到G7和美国的施压。尽管意大利方面极力否认此事与西方国家有关,但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中方对于意大利要退出一事,可以说已经做到了苦口婆心,诚意满满的程度。就比如之前为了让意方改变想法,从合作的好处到退出的负面后果等方方面面,我驻意大使贾桂德都给意方进行了解释说明。

在今年9月,我外长王毅与访华的塔亚尼会面时,就提到“一带一路”给中意两国贸易创造了更多新的机会。包括在G20峰会期间,中意两国总理会晤时,中方也劝梅洛尼慎重考虑此事。更何况,在中意两国刚签署“一带一路”协议后,全球就突然遭到新冠疫情的席卷,中意签署协议的4年中的3年都在疫情中度过,双方贸易必然会受到此事的影响。不仅如此,中方还直接派出了中联部部长刘建超赴意,通过与当地工商界代表座谈的形式,广泛收集他们的意见,以此证明意方留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正确性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那现在意大利仍旧做出这样的决定,那我们无话可说,毕竟这本身就是一个互相选择的事。那么意大利退出后,究竟对中国有多大影响?

我们要承认意大利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,还是G7成员国,有意大利在,中方向西方世界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时,将会少一些阻碍。现在意大利铁了心要退出,真正受损失最大的反而是意大利,对中国来说影响完全在可控范围内,这是有数据支撑和绝对信心来做判断的。

2019年中意签署协议前一年,双方贸易总额约合美元470亿,到了去年却已逼近800亿美元大关,5年来双方贸易额增长40%。此外,中意签署协议时,意大利对华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,协议签署后中方提供便利,到了今年前5个月,意对华出口增长58%。不仅是贸易,中方还在其他领域给予特殊待遇,比如几个月前中方举行消博会时,就给了意大利唯一主宾国待遇。因此,意大利所谓的没迎来“预期效果”,是不成立的。

从双方的合作项目上来看,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框架下,尽管两国的经济合作如火如荼,但很多项目目前还处于起步状态。现在意大利单方面退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撕毁两国此前准备共同展开的合作项目,那么违约赔偿中方一定会有要求的,否则中方企业的利益和信誉将受到损害。对于这一点,希望意方能清楚,并及时和中方沟通。

“一带一路”作为中国构建全球经济体系的实施过程,其与各国合作的着眼点在于战略对接。将中国布局同各国发展规划连接,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连通溢出效应。其中代表例如,中老铁路承接中国在中南半岛的陆上连通规划,也使老挝由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。

由区域经济洼地向区域连通中枢转变。雅加达-万隆高铁助力印尼首都经济带成形,助力中国技术标准海外扩展,也给中国与印尼在东盟框架下的合作带去支撑。中国与巴基斯坦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的合作,助力巴方完善工业基建、完善经济布局,也给中国打开印度洋方向的连通通道。正在建设的中吉乌铁路改变中亚地缘封闭局面,贯通中国同西亚连接的陆上通道。

这一背景下,中国同意大利在“一带一路”下的合作,能够助力意方成为中欧连通的南部节点。贸易线路被打通后,商业机遇也便随之而来。意大利在美国施压下选择退出,使得意方让出了这一机会。这给欧洲其他国家提供了机会。当下意方退出起到的影响有限,原因在于,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方已有150多国。

10月中旬的“一带一路”会议上151国赴华与会,“一带一路”已基本完成全球布局。欧洲方向,希腊、西班牙、比利时、荷兰、波兰、匈牙利、塞尔维亚等国均已加入“一带一路”框架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、荷兰鹿特丹港、比利时安特卫普港、波兰格但斯克港等港口承接了中国与欧洲各国海上连通职能。匈牙利成为中国电动汽车、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面向欧洲的集结地,塞尔维亚与华达成自贸协定。中企建设的匈塞铁路,助力两国经济连通。

中欧连通形势相比于2019年已出现明显不同,俄罗斯脱欧入亚与华协力促进欧亚连通的情况下,中国与欧洲的连接在陆海多个方向同时进行。土耳其、格鲁吉亚也在促进中间走廊建设。这一背景下,意大利退出影响不了中欧连通整体局面,反而使意方在这一连通局面中处于边缘化角色。

在意大利将退出“一带一路”消息公布的当天,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了一个好消息,那就是中国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了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。类似的连通局面,同步在拉美、南太、非洲、东南亚发生。中国在以行动表明中国发展、世界机遇的内涵,也在形成以中国为中枢的全球经济体系。

今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10周年,这10年来,中国已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这也让美西方非常眼红,所以到处针对中国。在面对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的大态势之下,中国什么都不需要,我们最需要的是信心,个人信心与国家信心以及民族信心的高度融合。只有如此,我们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。因为就当前中国的综合实力,只要我们自己内部不出大问题,外部谁也撼动不了中国的发展。过去百废待兴、一穷二白之际,中国没有被肢解,那么今天中国综合实力全面提升,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中国会被打倒。我们由始至终只要做好一件事:坚定走好自己的路!

内容分享:
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Top